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勘察设计阶段不可能完全掌握隧道施工段的地质情况,由于前方地质不明,施工中可能会发生涌水、断层、溶岩、淤泥带、塌方、突(涌)泥砂等地质灾害,为避免这些灾害的发生,准确的超前地质预报是至关重要的。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是指对隧道开挖掌子面前方的地址抢矿及不良地质体的工程性质及位置、产状进行探测、分析解释及预报。国内外采用的主要预报方法按使用阶段划分:(1)勘测设计阶段的地面电测探法、地面浅层地震法、地面地质调查、验证钻孔等。(2)施工阶段的TSP法、地质雷达法、BEAM法、超前水平钻探法、以及TEM、USP、VSP、HSP、TRT法等。
目前预报方法以地震反射法为主,主要采用地震位置便宜法对隧道掌子面的前方进行探测。
常用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系统主要包括:数据采集器、专用笔记本电脑、接收器、触发器、倾角测量器。基于MSWindows平台开发的TSPwin软件可以记录压缩波(P波)和剪切波(S波)的全部波场,并能计算出预报区域内的岩石力学参数。
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系统的探测原理:利用地震波在不均匀地质构造中产生的反射波特性来预报隧道施工前方的地质条件和岩石特性变化的一种方法。纵波遇断层破碎带反射较强,若岩层富水横波反射也比较强。断层破碎带内岩体纵横波速总体下降,但高低变化频繁。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地质雷达法是 一种利用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产生透射、反射的特性来进行超前地质预报的方法。对于探测破碎岩体,地质雷达效果好,由于岩石被节理裂隙切割,反射截面增多,反射波能量发生变化、频率降低,同相轴连续性变差,甚至错断,常表现为波形杂乱;对于溶洞,地质雷达探测效果较好,电磁波在汗水溶洞周界发生反射,一般形成振幅较强的弧形反射波;当为干溶洞(空腔)时,地震波在空腔与周围岩体界面产生较强发射,强反射界面增多,波幅及相位变化较大,同相轴发生错断。
地质雷达具有高分辨率、无损性、高效率、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应用范围已设计及城市地下管网调查,挡墙、隧道衬砌和公路路面厚度以及各种脱空、空洞等工程质量隐患的探测。
BEAM法是通过聚焦频率域的激发极化法激发地质体的极化效应,可以获得百分频率效应和电阻2中参数。其中PEF是一种表征存储电能能力的参数,岩体孔隙率的大小直接与其相关,因此BEAM对岩体的节理裂隙发育、破碎程度有较好的敏感性;对于溶洞也呈现出同样的敏感性,表现为PEF值低,为-40~0,呈不规则震荡、非均质变化。
此外,还有红外线探水法、水平钻探法,都在国内应用较为普遍,当今世界超前地质预报的新设备和方法不断出现,正日趋完善。提高预报的精度和效率仍是当务之急,应将各种方法有机结合,建立完善的综合预报流程。施工企业应间进行广泛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以增强国际竞争力。隧道超前地质预报。
检测热线:18137130101
中钢国检为您推荐隧道超前地质预报 中钢国检每个办事处都可独立进行检测业务。更多新更新的动态信息尽在中钢国检官网,同时你还可以了解行业热点其它信息或浏览新闻媒体。
400-787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