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检测拱顶下沉,隧道施工过程中变形观测及监控量测是施工过程的质量及安全控制的终点,在隧道施工中,周边位移、拱顶下沉、地表沉降及周边建筑及管线的变形及位移都是监控量测的必测项目,为了保障隧道的安全施工,及时掌握隧道整体的稳定情况,需要进行隧道拱顶下沉监测。
传统对于隧道拱顶的下沉检测的方式不仅效率低,且需要工作人员进行观测,随着新奥法在隧道施工中广泛应用,施工监控量测于数据分析的作用日益突出,隧道修建过程中,采用现场监控量测手段来反应出文言变形状况,是有现实的知道意义的。根据现场量测数据反馈控制和调整开挖或知乎速率及支护的强度,是实现隧道的安全优质施工的必备条件。科学合理的监控量测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数据分析,可以比较直观的判断隧道围岩的稳定性,更好的服务隧道施工,并为进一步研究隧道围岩性质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隧道检测拱顶下沉,拱顶是隧道周边上的一个特殊点,挠度最大,其位移情况具有的一个特殊点,拱顶下沉量是控制围岩稳定状态和保证安全施工的重要指标,在浅埋隧道和水平或近水平岩层巷道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拱顶下沉量测是隧道监控量测的必测项目之一。
通过拱顶下沉的量测,可以了解断面变化情况,判断拱顶的未定型,防止塌方。如何观测布置?洞内每隔5~10m左右为设置一观测断面,每断面设三个观测点(5~50m一个断面,2~3个点)。观测断面间隔可随围岩的变化而相应变化。观测点用膨胀螺栓固定于拱顶及拱腰的两侧。埋点:同周边位移量观测点的埋设,拱顶下沉与水平净空量测埋点同步进行,两者的测点设于同一横断面内。
如何进行观测?一般采用在隧道顶部悬吊钢尺,用精密水准仪以水平测量的方式进行测量,也可用收敛计量测方法近似测量,位数至0.01mm。计算拱顶点高程。具体操作:将精密水准仪安放在标准高程点和拱顶测点之间;水准尺底端抵在标准高程点上,并将水准尺调整到水平位置,然后通过水准仪后视水准尺几下读数为H1;普通钢卷尺几下读数为H2;若标准高程点的高程为H0,则本次测试拱顶测点的高程为H0+H1+H2,两次不同测试的拱顶高程差即为两次间隔试件内的拱顶下沉。
隧道检测拱顶下沉,拱顶下沉量测要求:观测基准点应设在距离观测点3倍洞经以外的稳定点处。拱顶下沉量测断面间距、量测频率、初读数的测取等同收敛量测。每个断面布置1~3个测点,测点设在拱顶中心或其附近。量测精度为±1mm。量测时间应延续到拱顶下沉稳定后。
拱顶观测的时段及频次:1~15天(1~2次/天);16~30天(1次/天);1~3个月(1~2次/周);3~6月(1~2次/月),若出现沉降及变形异常现象时,增加观测频次,必要时全天24小时连续观测,并延长观测期。
中钢国检,具有36年检测经验,具有CMA/CNAS/ILAC/CAL等多项资质,参与多项行业标准制定,公信力高,检测报告全国认可!
为了更好的服务客户,中钢国检目前已经在全国各地开设了34个办事处,具有10家分子公司,全方位服务客户,如有需要,欢迎您的在线委托!
检测热线:18137130101
中钢国检为您推荐隧道检测拱顶下沉 中钢国检已建设成多个国内再用实验室。更多新更新的动态信息尽在中钢国检官网,同时你还可以了解行业热点其它信息或浏览新闻媒体。
400-787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