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件系列▶做好弹条检验检测,事关每个乘客安全
2021.06.22
|
作者:中钢国检
|
在手机上查看
问题回复:
弹条是弹性扣件的扣压件,它通过弹条的弯曲和扭曲变形,产生扣压力作用在轨道上,长期有效地保证钢轨之间的可靠连接。常见的弹条扣件有I型,II型和III型,都是要尽可能保持轨道的整体性,阻止钢轨相对于轨枕的纵横向移动,确保轨距正常,从而保证轨道车辆行驶安全。
弹条扣件的弹性条带在反复的交变应力下工作,具有弯曲,扭转,疲劳和腐蚀等许多功能。当轨道上有车辆驶过时,它需要承受很高的瞬时冲击载荷,因此对弹条扣件的性能要求非常严格。
另外,由于轨道上行驶的车轮与钢轨的接触是属于刚性接触,会不可避免产生震动,而弹条特殊的弹性结构可以吸收车辆驶过时产生的冲击能量,达到减震的作用,使车辆行驶更平稳、更安全。
由于弹条的型号较多,不同型号在检验项目和方法上会有差异,本文就以常见的弹条Ⅰ型、Ⅱ型扣件为例介绍弹条相关的检验项目。
形式尺寸、标志和厂标、外观、裂纹、硬度、金相组织、总脱碳层、残余变形、扣压力、疲劳性能以及防锈性能等。其中,形式尺寸包含弹程、拱高、置钉/螺栓处宽度、两肢宽度、中间宽度、最小中部直径、最小尾部直径、最前端圆弧直径处宽度、翘角、两侧肢直线段的接触长度等具体项。
弹条的形式尺寸需用专用量具和塞尺、游标卡尺等通用量具检查,根据测量结果判断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弹条的标志采用目视检查的方式进行。
弹条的表面裂纹检查按照GB/T 15822.1进行。
按相应标准在弹条合适的位置截取一定长度作为试样,将特定尺寸、形状和材料的压头分两级试验力压入试样表面,初试验力加载后,测量初始压痕深度,并记录相应的数据。随后施加主试验力,在卸除主试验力后保持初试验力时测量最终压痕深度,根据两次数据的差值按相应公式计算得出试样的硬度结果。

在弹条中肢中段按相应规定要求完成取样。马氏体及贝氏体量的评定,用一定比例硝酸酒精浸蚀后,在整个磨面上选取最差的视场评定,评定结果应分别符合相应的评级图。残留铁素体量的评定,用一定比例的苦味酸酒精及一定比例硝酸酒精双液法浸蚀,残留铁素体应呈小粒状或小块状,评定结果应符合相应的评级图。
总脱碳层深度是从试样表面到碳含量等于基体碳含量的那一点的距离,等于部分脱碳和完全脱碳之和。应在弹条中肢中段截取一定长度的试样,按照GB/T224相关方法进行试样总脱碳层试验。
按规定方式将弹条放在平台上,用高度尺测量其中肢前端上表面相对平台的高度,然后将弹条置于试验用的胎型内,放在试验机台座上。在试验机压头与弹条间合适位置垫上一定尺寸的平垫圈,以一定速率加载至50kN并持荷一定时间,然后卸载回到零,重复三次后如前方法测量高度,计算弹条残余变形。
将弹条放置在相应的加载装置中,以一定速率向加载梁施加荷载,同时记录荷载——位移曲线,当曲线出现拐点后卸载,读取相应的荷载值即为弹条的扣压力。
将试验弹条放置在测量平台上,用百分表测量弹条中段前端的相对高程,并记录精准至0.01mm,然后将弹条进行组装,使弹条根部嵌入硬质金属嵌入块的圆弧内。

疲劳试验机加载头接触加载梁后,继续相对加载装置的基板向下位移达到弹条设计组装位移量,并在此基础上继续施加一定范围的动态位移,循环荷载一定次数后按初始方法重新测量弹条中段前端相对高程,根据试验结果进行判定。
弹条的中性盐雾试验和二氧化硫试验分别按GB/T 10125和GB/T 9789进行,按GB/T 6461对整个弹条进行评级;按照相关方法经过喷砂处理,喷砂处理后的中性盐雾试验或二氧化硫试验按GB/T 6461对喷砂位置进行评级。
如果弹条出现一点问题,就可能导致整个路段轨距、承载力等多个方面出现难以解决的问题,所以弹条检验检测一定要重视起来,以保证产品的质量、施工的效率和项目的安全性等。
中钢国检为您推荐扣件系列▶做好弹条检验检测,事关每个乘客安全。我们将将随时为你解答关于产品和服务的疑问,同时你还可以了解检测小知识其它信息或浏览常见问题。